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

古箏筆記

💫樂曲處理順序?
1)所有的音先彈清楚→太直白
2)上行漸強、下行漸弱→聽起來就不會太直白,但是語句不夠清楚
3)『起點→高點→回落』,以此為大方向和(2)結合起來→聽起來就像說整句話了
4)細化樂句,每個音都有其功能,長音(吸引注意力)、沒有具體發展樂句的短音、高潮音、給高潮音畜力的音、回落過程的音的連貫、懸念的音、結尾的音,還要考慮整個大的行進方向→非常好的樂句了
5)再提高,斷句和呼吸→專業水準
6)更細節考慮,比如其他樂器的演奏等、作曲家原本想要的音效
7)職業和業餘,對樂理的理解,帶入音樂的分析,使演奏更合理,更符合作曲家想要的效果,樂譜展現的所有的信息
8)頂級,每個樂句的處理,布局整首音樂的處理,突出重點,不能每句都是重點,要有鋪墊樂句,突出哪一句,襯托句是哪個,在整個大的樂曲裡,也要有起點高潮回落,吐字發音,整體有個設計,講究很多等等

💫輪指
是一種長音技術,用打勾抹托」四個手指來完成
指甲要與琴弦垂直
注意角度、距離、速度、力度
輪指不是快速技巧
手腕不可以塌下去

💫傳統曲目都用夾彈嗎?
不是

💫傳統曲目都要扎樁嗎?

💫彈奏快四點(勾托抹托)的時候,指甲正面觸弦在慢速時可以,快速就不行,一直快不起來?
快速彈奏時,不需要指甲正面觸弦。

💫扎樁搖的小指,力度多大?
不會很大力,不是死樁,是活樁,可隨時靈活移動的。

💫「掃搖」的掃弦需要掃搖指音的低八度位置嗎?
不需要,不用特定位置,中指伸到哪裡就從哪裡開始。只是需要掃弦出的效果。

💫「掃搖」
旋律音在搖指上,所以掃弦的力度要控制,如果力度太大,就只有轟轟響。掃搖是四個音,慢練的時候力度是輕重重重。

💫左手颤音的時候,右手也跟著一起抖?
身體不放鬆

💫練琴速度
每句速度要慢一點,彈完整,不要一出錯就停下來,也許出錯的這個地方並不影響甚麼。一出錯就停下來,無法形成旋律線,也影響背曲譜。所以寧肯讓整句慢一點,也不要讓旋律斷掉。

💫輪指的時候,四個手指要彈奏在弦上的同一個點嗎?
不是同一個點,彈在同一個點上需要手的橫向運動,容易出現雜音,只需要稍微收攏手指即可。

💫輪指是要彈的越快越密嗎?
不是。輪指好聽不是因為快和密,是因為他均勻,不要彈的很快將音全都擠在一起。

💫彈小撮的時候,兩個指甲會碰到一起出現指甲碰撞的聲音?
一是手指要小關節運動,彈奏之後虎口是圓形,二是兩個手指不要在同一條線上彈奏,食指在右(偏前樑),大指在左(偏箏碼)

💫左手用小指彈奏的時候,是否要先放在琴弦上?
只要來得及,都是提前放在琴弦上再彈奏。

💫練習倒琶音的方法
彈大指的同時,其餘三指同時放到弦上。三個音或兩個音也是一樣方法。

💫和音和弦的區別
只要兩個音或以上一起彈就叫和音,它可以沒有邏輯。
和弦是有邏輯關係的,必須按三度關係疊置。三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置叫三和絃,四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置叫七和絃,五個音按照三度關係疊置叫九和絃。
123三個音同時彈奏,它沒有邏輯關係,不屬於和絃。

💫先學扎樁搖還是壓腕搖?
先學扎樁搖,用小指扎樁,有了支撐,手會比較容易放鬆。等熟練了,抬起小指,就是壓腕搖。一開始就學壓腕搖,手會比較緊張。扎樁搖比壓腕搖簡單。

💫用小指彈奏泛音的時候用指肚的正面還是側面?
正面

💫用小指扎樁搖的時候,小指是彎曲的還是直的?用小指的指尖還是指肚扎樁?小指扎樁在哪個位置?
💥小指是直的,因為支撐的力量要放在小指上。支撐手型並穩定手型。
💥用小指指肚扎樁,指尖扎樁不夠穩定還容易碰到指甲打滑。
💥扎樁的位置在岳山下,最佳位置在所搖琴弦的前面一根琴弦處,比如搖中音5,小指扎樁在中音3的位置。如果手指短,也是扎樁在中音3的地方,只是改為將小指移到岳山上。如果小指長,最多扎樁到中音2的位置。小指也可以扎樁在琴弦上。

💫搖指的大指小關節是鼓起來的還是平的,或凹下去的?
盡量是平的。扁指有可能捏指甲的位置有錯誤或者過度用力。只要能使指甲穩固的力度就夠了,不用死力捏著。

💫學習搖指一定要從慢練開始嗎?
不一定。手非常放鬆的人有可能靠模仿可以馬上上手。不會放鬆的人比較需要從慢速開始邊學邊練邊找放鬆感覺。

💫扎樁搖、壓腕搖和懸腕搖的手腕是甚麼形狀?
扎樁搖和壓腕搖是凹下去的,懸腕搖是凸起來一丁點的或和手背一平。

💫連托需要扎樁嗎?哪幾個手指扎樁?扎樁手指的形狀?大指和扎樁手指的距離是多遠?
💥需要扎樁,所有的連托都要扎樁。
💥無名指或無名指和小指一起。因為小指短,所以手型略向右倒,手腕略高。夾彈托、托劈、連托手型是一樣的。
💥扎樁可以穩定手型。扎樁手指的形狀是彎曲的(圓的)而不是直的,屬於輕搭在琴弦上,沒有對琴弦有向下的壓力,屬於很放鬆的狀態。隨著夾彈托的彈奏,扎樁手指的形狀會發生變化。
💥大指彈奏的琴弦和扎樁手指的琴弦,最佳距離一共是五根弦。比如,大指彈中音5,扎樁手指要搭在低音6的琴弦上。手小的人可以縮短距離,手大的人也盡量控制在五根弦,因為樂曲常常彈完大指的音,接下去就是低八度的音,如果扎樁在低八度的琴弦上,不利於彈奏,除非後面的音不影響彈奏,扎樁遠一點也可以。但是不要太近,因為太近虎口打不開,影響大指發力。
💥食指和中指不可以貼在琴弦上,是懸空的。因為大指、食指和中指使用率最高。

💫夾彈托的觸弦角度?
不是垂直琴弦的,大約和琴弦成45度角。

💫「夾彈托」發力的方向?
不是向正前方,是向斜下方用力。所以也叫『壓彈法』。因為不一定只有單獨大指的力量,有時還有手掌、手臂的力量參與進來。使聲音下沉。

💫夾彈托彈奏之後,大指會貼在下一根琴弦上,此時大指的小關節是扁的還是凸的?貼弦的力度?
💥是扁的,彈之前是扁的,彈之後還是一樣是扁的。
💥貼弦沒有力度,只是順勢搭在下一根琴弦上。

💫夾彈托手腕的形狀?
凸起的,手腕比手背略高。

💫大指連續托劈的時候,可以四個手指扎樁嗎?
不可以,無名指或無名指和小指一起扎樁即可。四個手指扎樁影響手腕靈活度,連續的托劈需要手腕的擺動和力量的參與。

💫組成音樂最重要的要素?
音高、音長、音量、音色

💫甚麼是大托劈和小托劈?
💥大托劈就是大指的大關節托劈,大指的掌關節(大關節)運動。如河南、陝西箏曲
💥小托劈就是大指的小關節托劈,是提彈和夾彈的結合。就是夾彈的手型不變,大指變成小關節運動。如山東箏曲(北派)
💥大小托劈都有的,如潮州(南派)、客家(南派)

💫彈奏連托的時候,扎樁的手指需要移動嗎?
視狀況而定。兩條弦就可以連托,所以根據連托的琴弦數量來定。大指不可以離扎樁手指太近,影響發力。

💫連托的最後一個音用夾彈還是提彈?
不一定。主要看連托之後接的那個音是用夾彈還是提彈。比如連托之後接中指的勾,勾的音需要夾彈,那連托的最後一個音就用夾彈。使前後手感一致,多少也會影響音色。

💫勾、托、抹都可以夾彈嗎?
勾(中指)和托(大指)有夾彈技法,抹(食指)沒有夾彈技法,都是提彈。

💫夾彈大撮需要注意甚麼?
中指小關節也是扁指,不要鼓起來。發力的角度也是斜下方。不是特意用力地扁指,自然就好。

💫花指需要扎樁嗎?
花指是快速的連托,不用扎樁,手腕略高

💫花指和刮奏最主要區別?
花指只有下行,刮奏上下行都有。

💫刮奏注意甚麼?
手指要有支撐力,不論強弱。注意觸弦深淺。用手臂、手腕帶動交替。其他手指不要伸直或握拳,自然放鬆的形狀。

💫九種搖指?
單指搖:扎樁搖、懸腕搖、食指搖
多指搖:雙指搖、三指搖
花式搖:掃搖、彈搖、搖掃、左手搖

💫扎樁搖和懸腕搖的主要區別?
手腕運動方向不同。扎樁搖是左右擺動(搖頭),懸腕搖是上下點動(點頭)